机构箱及控制柜内使用的小型加热器,不包括壳体上使用的伴热带
3 技术要求
3.1 使用环境条件
1) 湿度: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0%;
2) 最高环境温度:50℃;
3) 最低环境温度:-20℃;
4) 地震:能耐受人工合成地震波,地面水平加速度 0.5g,垂直加速度0.3g(烈度9 度);
5) 周围无导电尘埃、爆炸性气体及能严重损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。
3.2 外观要求
3.2.1 金属或非金属喷镀层、渗铝层应均匀牢固,不应有气泡、剥落或局部堆积等现象。
3.2.2 无明显的变形、色差和眩光,无砂粒、起皱、流痕、划痕等缺陷。
3.2.3 各部件应装配牢固,不得有影响测量性能的锈蚀、裂纹、孔洞及其它缺陷。
3.3 结构要求
3.3.1 元件的设计应满足使用、更换方便、可靠、耐用、安全、经济、合理及节约能源要求。
3.3.2 各部件应装配牢固,不得有影响测量性能的锈蚀、裂纹、孔洞及其它缺陷。
3.3.3 对加热体要求有防护网罩,防止直接触碰烫伤。
3.3.4 产品外形尺寸符合样本要求。
3.4 性能要求
3.4.1 额定功率偏差在充分发热条件下,元件的额定功率的偏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范围:
a) 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 100W 的加热器:±10%;
b) 对于额定功率大于 100W 的元件:+5%~-10%或 10W,取两者中的较大值。
3.4.1.1 额定功率测量额定功率应在加热器处于充分发热条件或模拟条件下(接通电源 10min 后)用功率表或电压表、电流表测量(测量用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 1.5 级),得到电流值和电压值后使用公式(1)进行换算,得出加热器功率。
P=U×I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式中:P——功率,W;
U——加热器两端电压,V;
I——通过加热器电流,A。
在进厂检验时,可以通过测量加热器的冷态直流电阻的方法,按照式2 进行折算出功率。测量时使用精度不小于 1.5 级的万用表,测量加热器两个引出端之间的电阻值,记录为R0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式中:P——功率,W;
U——额定电压,V;
R0——加热器电阻,Ω;
Ct--加热器工作温度系数(需供应商提供该参数)。
3.4.2 泄露电流a) 冷态泄露电流应不超过 0.5mA;b) 工作温度下的热态泄露电流最大不应超过 5mA。
3.4.3 绝缘电阻
a) 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0MΩ;
b) 长期存放或使用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Ω;
c) 工作下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Ω。
3.4.4 绝缘耐压强度在 2000V 工频的试验电压下保持 1min,无闪络和击穿现象。
3.4.5 耐热性加热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电压下能承受 1000 次循环耐热性试验,而不发生损坏。
3.4.6 经受通断电的能力元件应能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经历 2000 次通断电试验,而不发生损坏。
3.4.7 过载能力元件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输入功率下应能承受 30 次循环过载试验,而不发生损坏。
3.4.8 表面温度加热器通电后表面温度不高于 260℃(如果有网罩,网罩温度不高于260℃)。
3.4.9 防锈能力性能要求:元件在经过 72h 盐雾试验后,其螺钉、接线端子,不得有红锈,不得有影响接触性能的锈蚀痕迹。试验方法:见 GB/T 2423.18,按照严酷等级(2)进行试验
3.4.10 电寿命元件能连续通电 1000h 而不损坏。
3.4.11 工作制结合 GB 14048.1 和加热器的实际功能需求,加热器规定为不间断工作制。
3.4.12 加热器工作温度系数 Ct 供应商应提供加热器工作温度系数,以便进厂检验时计算加热器的功率。4 检验规则4.1 检验类型共分为型式试验、出厂试验、样件检试验、小批量检验、批量检验和定期检验。其中型式试验、出厂试验由供方完成,其余由我公司负责。
4.2 初次送样时,供方必需提供由专业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,由我司确认。
4.3 样件检试验对新开发的供应商,包括客户技术协议中指定的新供应商,必须进行样件检验。
下一条:PTC机柜加热器